颐和园日记
时间:2025-06-03 作者:发言致辞网颐和园日记(范本17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是时候用心地写17篇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旅游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颐和园日记 篇1
之前暑假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起去首都北京旅游,我们不仅参观了著名的长城,还去到了一个“人人皆知”的地方——颐和园。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了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走到它的大门前,“颐和园”三个大字刻在牌匾上。走进颐和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树林和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山上还有着几间庙宇似的屋子。
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慢慢地走,一个大湖出现在我的眼前,湖面上还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桥,“这不是著名的十七孔桥吗?听说桥上雕刻着千姿百态的石狮子呢。”我一边想,一边小跑着上前看,果不其然,桥上有二三十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它们经过了精雕细琢,叫人越看越可爱。走到桥上,一朵朵荷花正迎着微风跳着舞呢,它们你拥我挤,正映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再看看湖中的清水,在清风的撩拨下,微波粼粼,像那晶莹剔透的翡翠,好看极了。荷花荷叶作伴,翡翠般的湖水相称,十七孔桥这可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参观完园里的一个又一个古宅,拜完一个有一个的寺庙,将近黄昏时,我们回到了大门口,就这样,我们带着漫天星辰回家了。到现在,我仍忍不住感叹:“颐和园真美啊!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美啊!”
颐和园日记 篇2
今天我们去游览北京著名的景点——颐和园。相传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后花园,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资格进去游玩呢。哈哈,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充当一次贵族了。
颐和园风光秀丽,四分之三都是水,可想而知我们是坐龙船进去的。通往园内的这条水道慈禧太后曾经游过38次,所以又取名为“慈禧水道”。下了龙船,映入眼前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太阳光照射下,湖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水波粼粼。水道一边是一座连一座的`小岛,一边是随风舞动的杨柳树,不知道有多美呢!
经过十七孔桥,到了湖的对面,我们就到了“长廊”。真是名不虚传啊,一眼望不到尽头,整条长廊雕刻着风景、图画。导游说“这条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它又长又瘦,寓意“长寿”。
我们还参观了慈禧太后的寝宫,很奢侈。我还发现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电话机....如果慈禧太后在的话,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现在的生活呢?
颐和园日记 篇3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颐和园游玩。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近处湖岸边有荷花尽情的绽放,往远处望去,依稀可见湖面上三三两两的游船和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在水中的倒影,整个颐和园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我们顺着湖边一路向前走,登上了17孔桥。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一共有128根,每根石栏杆上有石雕小狮子。狮子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我边走边数,足足有540个。
穿过龙王庙,直奔昆明湖。我们在岸上租了一条船,船的样子好像一条大龙,我迫不及待坐上船,过了一会儿,船开动了,向岸上望去,周围绿树成荫。低头看昆明湖,湖水碧绿,船的周围泛起涟漪,岸上绿树的倒影在水中微微晃动,据导游说,昆明湖就是仿杭州西湖建造的。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靠岸,在昆明湖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一眼看不到边。这条长廊听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图画。我走完长廊后发现没有一幅画是重复的。长廊两旁种满了花草,微风吹来花就传来阵阵清香……
一路上,我连蹦带跳的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着颐和园中的所见所闻。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走出园门,结束了今天的游览。
颐和园日记 篇4
今天,天气格外清朗,万里无云。我们一早就出发了,今天我们将去游览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走进大门,哇,这里的人可真多,男女老少,川流不息。我顺着弯弯曲曲的通道来到了颐和园一角。这里的游人非常的稀少,显得格外安静,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映在平静的一碧千倾的昆明湖里,显得更青翠。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还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即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一会儿,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湖面上的几片荷叶,是那么绿,又给昆明湖增添了几分姿色。
随着一阵清脆的欢叫声,远处的玉带桥下滑出一叶小舟,缓缓的驶向远方。此桥旧名“穹桥”,俗称驼峰桥。玉带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栏板上刻着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显得格外富丽堂皇。桥上,两个游人正凭栏远望,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这美丽的景色。
从玉带桥下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石砌小径,我们来到山顶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知春亭,知春亭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柳树和奇形怪状的假山。亭顶六角高耸,墙壁上还刻着龙和一些怪物。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亭里面有六根朱红的大柱子,要两个人才能围住。房梁上还刻着精美的图片,真是巧夺天工。亭中间有一张圆石桌,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下棋。他们正下的难分难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站在亭边,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俯视颐和园。不禁让我感慨:这里的山、树、楼阁,不都是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吗?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的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颐和园日记 篇5
今天去颐和园,吃了早饭,出发!到了颐和园,就走进苏州街。街头小巷,各式店铺,还有仿虎丘剑池的建筑,好像又回到了苏州。走出小街,开始爬山,在半山看见一座塔,形状像动画片了懒羊羊的头发,顶上由一个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案组成,造型奇特。再往上走是一座佛寺,它的四面墙壁上都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形态的小佛像,感觉很严肃。再往前走就是皇帝烧香拜佛的地方:佛香阁。
佛香阁的外墙被粉刷成了红色,再加上金色的雕花,就更加的金碧辉煌。站在这里向下望去,就是著名的昆明湖了,我迫不及待的想去游湖,就往下走了。经过排云殿,走过七百多米的长廊,廊顶上一幅幅精致的图画,每幅画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无心细看,赶紧奔向码头,坐上游船,湖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两岸柳树成荫,十七孔桥联接着两岸,桥上栏杆上一个个不同形态的.狮子,好像卫士一样守卫着园林。
坐在船上想象着以前的皇帝是多么的昏庸,侵略军都打进来了,他们还在游玩,享乐,所以清朝才会灭亡。颐和园好大呀,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有空你们也去感受一下皇家园林的风采!
颐和园日记 篇6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名扬中外的皇家园林,风景十分秀丽。
进了颐和园的北门,翻过一座绿树成荫的小山,就能看到一条雕栏画栋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00多米,一眼望不到头,里面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穿过长廊,只见一片清澈碧绿的湖水,水面并不宽阔却十分平静,那是昆明湖。湖边铺满了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只只绿油油的小手,托着粉嘟嘟的'荷花。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就像仙女一样,在“小手”上翩翩起舞。不远处,一条条龙船慢悠悠地滑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的小岛边,著名的十七孔桥,像一条银色长龙横卧在水上。蓝天白云,龙船小岛,都被湖水倒映着,映衬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沿着昆明湖,来到颐和园的后花园,只见一块巨大的怪石矗立在人们面前,它叫“青芝岫”,又名“败家石”,是中国最大的园林石,整块石头千疮百孔,怪石嶙峋。看,这里,一只母鸡蹲在山脚,正在保护它的孩子们,那边,一群白羊静静地站着,像是在等待牧羊人归来,中间,一只青蛙匍匐在山顶,好像随时会跳起来捕捉蚊虫……多姿多彩,令人印象深刻。
颐和园里处处是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希望我还能有机会,再次去细细观赏游玩。
颐和园日记 篇7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了颐和园。我们从西门一进去,就看见了一大片湖水,天很热,没有一丝风,湖面泛着白光很平,犹如一面镜子。
在湖内侧沿着湖的边缘有一片芦苇,翠绿的芦苇丛中钻出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来,根根芦苇就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绿卫士在保护着这些娇艳的荷花。紧挨在芦苇丛的旁边,有一片盛开的荷花。花朵有深粉色的像少女的裙子,有浅粉色的,还有的白中透着黄。有的荷花已经完全开放了,有的开了一半,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出脸来。
一片一片的荷叶有大有小,像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盘子,托着那些漂亮的荷花,荷叶下面有几条小鱼来乘凉。嘿!你看,那不远处飞来了一只雪白的鸟,它落在了荷叶上,这只鸟仿佛也是朵漂亮的荷花了。低头一看,有三只野鸭子在水中嬉戏。有两只大的,一只小的,我想它们是一家人吧,小鸭子很调皮,它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时偷偷钻进了水里,不一会,又从不远处探出了小脑袋。一不留神,又没影了,像在跟爸爸妈妈玩捉迷藏,害的爸妈到处找。
透过西堤这条弯曲的小路,可以看见另一片湖水,有几条游船穿梭在湖面上,还有一些小的.游船,漂浮在湖面上。再往远看,隐约看见十七拱桥。最远处是万寿山,茂密的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塔一样的房子,叫佛香阁。
我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这片美丽的景色,一阵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微波一闪一闪的。如此的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颐和园日记 篇8
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小导游。现在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美丽的颐和园。
颐和园又名清漪园。大家看,这里是著名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它有一条条绿色的长柱,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地,像一个个有素的士兵;有红漆的栏杆,而且每一间横槛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如:花草树木、人物、风景等等。旁边还种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花,一丝丝花香在这长廊飘来飘去,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现在,请各位女士们和先生们小心梯级,而且不要乱丢垃圾,有垃圾一定要丢到果皮箱,保护好这里美好的环境!
各位游客,大家请跟我来!这是一个你们最盼望的景点——昆明湖。昆明湖是一条长长的堤坝。湖北有几座形态各异的石桥,桥栏杆上有过百条石柱。石柱上雕刻着狮子头,他们神态各,好看极了!
我们要上山了,各位走好啊!我们下一个景点是万寿山。万寿山的半山腰中有一个三层的宝塔。旁边还有一棵棵参天的大树,绿树成荫的,一眼望去像一块大大的翡翠。
昆明湖的冰不下40cm,没有开冰场但是大家都在上面玩耍
因为不平整,所以出乎意料的,也不是很滑。
颐和园一天游到此结束了。大家觉得这景色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以后我们还会观看到更美的景点的!各位游客,再见了!
颐和园日记 篇9
今天,我去了中外闻名的颐和园。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颐和园》。听老师讲完课后,我就特别想去颐和园看看里面的:长廊、十七孔桥和佛香阁去看看。但是爸爸妈妈一直没有时间带我去。
这次,我来到了颐和园。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是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初进颐和园,听到的就是清脆的流水声,充满生气的鸟叫声,还有咔嚓咔嚓的照相声。一进大门,我就看到了鼎鼎有名的苏州街,再往里一直走上十几分钟,就能看到佛香阁了。站在佛香阁的台阶上往前看是一片很大的人工湖,湖水静静的像一面镜子,上空不时有飞鸟掠过。湖面上的小船里不断传出游客的赞叹声和惊奇的声音,顺着湖水走就能看到一个长廊,长廊上的壁画真好看,栩栩如生,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都非常的.逼真,不愧是国宝,往右拐一个弯,就出现了非常有名的“十七孔桥”。坐船到了十七孔桥,果真和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连画舫都一样。当我登上十七孔桥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心里充满了自豪。
十七孔桥上的狮子头各式各样,有立着的,有趴着的,还有在玩耍的,栩栩如生仿佛有上百只小狮子立在桥上,守护着距离我们三百多年的历史文化。走在颐和园的小路上,我不禁感到腿一阵阵地酸疼,不禁感叹道:现在走起路来都觉得累,那建造颐和园的人得有多累啊,要挖坑,要放水,要种树,要造亭……颐和园不仅美丽,而且还凝聚了十几万人长时间的辛苦劳作。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上的一颗明珠。
颐和园日记 篇10
借着去北京看奥运会的机会,我们一家人去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游玩。
到了颐和园,由于是奥运期间,中国游客并不多,大多是外国人。此时,天阴沉着脸,使我们感觉很凉爽。
从东宫门进了颐和园,正对面就是仁寿殿。我对宫殿不感兴趣,急着想看其他东西,简单看了看雕刻出来的龙和凤,就拐上了一条山路。这条山路蜿蜿蜒蜒的,看不到头,我一马当先地冲在前面,碰到岔路,就跑去报告爸爸,由爸爸决定怎么走。走到后来,我都累坏了,才来到苏州街。
苏州街是条仿古街。在第一家店里,爸爸给我买了身旗袍,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自然十分高兴。走着走着,雷公电母一吵架,老天爷脸一沉,倾盆大雨哗哗下了起来。人们纷纷找离自己最近的店躲起来,我和妈妈也躲进了店里。等着等着,我不耐烦了,出去看了看,“这雨怎么还这么大啊?”在我快失去耐心时,爸爸来找我,“我们走吧?”我巴不得快走,就答应了。爸爸抱起我,冲进了暴雨中。雨渐渐小了些,我们漫步在小雨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根据一个店主的好心指点,我们去了四大部州,此时雨又下大了。后来我对发生的事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我们在水坑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我冷得直发抖,爸爸给我和妈妈一人买了一件雨衣。
到了长廊,我的记忆才清晰起来。长廊四通八达,通往颐和园的各个地方。我发现长廊两旁还绘有图画,花鸟鱼虫、山水风光应有尽有,令人赞不绝口。我穿着旗袍,戴着格格帽,引来了外国朋友的惊叹声,一群澳门游客还说我是“还珠格格”。我着实得意了一番。
走了好长好长的路,我们来到了佛香阁。佛香阁背靠万寿山,面临昆明湖,是颐和园的胜景。在阁上眺望昆明湖,雨后的湖上笼罩着一层烟雾,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恍若人间仙境。
下了佛香阁,顺着长廊继续走,近看昆明湖上微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湖水倒映着秀色葱茏的.万寿山,再加上湖上小舟点点,山间亭台楼阁,空中云雾迷蒙,共同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远处湖上架着十七孔桥。我数了数,真的有十七个孔。简介上说十七孔桥上有544只石狮子。我有些怀疑,数了数,只有128只啊!看来一定是把小狮子也算进去了。
我们的旅途至此结束了,我玩得很开心。希望还有机会再游颐和园!
颐和园日记 篇11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北京旅游。我们参观了故宫、恭王府,爬了长城,领略了鸟巢、水立方的风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颐和园。
一走进大门,我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昆明湖。碧绿的河水一眼就能看到底。几只小船在湖中荡漾,在昆明湖的中央是一座独特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桥上有许多石狮子,这些小石狮子有的在玩绣球;有的依偎在妈妈怀里;还有的张开爪,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美丽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二十八米长,有一千四百多幅画,让人惊讶不已。走进长廊,放眼望去,长廊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一根根栏杆上都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西游记》,有的是《三国演义》,有的是《水浒传》……每走过一段长廊,就来到一个古老的亭子下面,一共有4个亭子,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一群人这里指指,那里指指,一会儿这个人说:“这幅画好美丽!”一会儿那个人叫:“这幅画我认识!”真是热闹啊!
走累了,我坐在长廊边上,看到昆明湖边上有许多柳树。它们好像一个个温柔的少女,在昆明湖旁梳理自己秀美的长发,还“沙沙”地唱着动听的歌曲,把我深深地吸引了。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颐和园日记 篇12
“人间仙境颐和园,绿柱红栏在长廊。碧绿无暇昆明湖,金碧辉煌排云殿。”你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吗?对了,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风景如画的人间胜境。据导游叔叔介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建于公元1750年,后来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
一进颐和园,我就被这里的园林景色所吸引。一路上,那曲折别致的假山,那玲珑剔透的楼阁,那青翠茂盛的树木……样样都令我陶醉。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万寿山顶最高处的“智慧海”,“智慧海”一词是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这座建筑全部是用石砖砌成的,没有用一点木料,所以在火烧园林的时候,唯独这座建筑没有被烧毁。站在万寿山上向远处眺望,只见昆明湖就像一个大寿桃,镶嵌在翡翠一般的绿树之间。弟弟看到飘在湖面上的一只只彩色的小船,兴奋地叫道:“我要划船!我要划船!”于是我们下山来到了昆明湖边。
近看昆明湖,湖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偶然一只小船划过,荡起阵阵水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丽极了!我和弟弟分别做了一次舵手,带着外公、外婆和妈妈游览于昆明湖上,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中。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从中间一孔向两边数去,每边都是九孔,即对称,又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家之尊。
游完湖,我们来到了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导游叔叔说这长廊还是吉利斯之最呢!它有728米273间。放眼望去,整个长廊绿柱红栏,蜿蜒曲折,煞是气派。每一间廊上都绘满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艳丽的五彩的图案,更令人惊叹的是这1400多幅画中竟没有一幅是雷同的。fAyAnTiNg.Com
我们还游览了气势非凡的佛香阁、专供清朝帝后逛市游览的苏州街、颐和园著名的水上珍品石舫······颐和园里这些举世闻名的美景,虽然曾经历尽沧桑,但仍不愧是咱们中华儿女骄傲的文化瑰宝,令人叹止。
我们就要回去了,美丽的颐和园啊,再见了!
颐和园日记 篇13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北京旅游。我们参观了故宫、恭王府,爬了长城,领略了鸟巢、水立方的风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颐和园。
一走进大门,我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昆明湖。碧绿的河水一眼就能看到底。几只小船在湖中荡漾,在昆明湖的`中央是一座独特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桥上有许多石狮子,这些小石狮子有的在玩绣球;有的依偎在妈妈怀里;还有的张开爪,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美丽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二十八米长,有一千四百多幅画,让人惊讶不已。走进长廊,放眼望去,长廊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一根根栏杆上都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西游记》,有的是《三国演义》,有的是《水浒传》……每走过一段长廊,就来到一个古老的亭子下面,一共有4个亭子,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一群人这里指指,那里指指,一会儿这个人说:“这幅画好美丽!”一会儿那个人叫:“这幅画我认识!”真是热闹啊!
走累了,我坐在长廊边上,看到昆明湖边上有许多柳树。它们好像一个个温柔的少女,在昆明湖旁梳理自己秀美的长发,还“沙沙”地唱着动听的歌曲,把我深深地吸引了。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颐和园日记 篇14
众所周知,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人说,如果你去北京而没有去颐和园,那你就不算去过北京,十一长假,我们一家就来到了北京颐和园。
进入东宫门,仁寿殿、知春亭和玉澜堂就呈现在眼前,我立即被他们的外墙所吸引,尊贵的黄色、耀眼的红色和几只栩栩如生的龙组成了美丽的宫墙。
进入仁寿殿,一块硕大的石头映入眼帘。人们说它是一块神石,能够消灾解难,仔细看看,有些突出的棱角已被抚至平滑,像一件精心雕镂的艺术品。人们往石头下的水池里扔钱,然后许一个愿,这个愿望就会实现,尽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满怀诚恳的投了一块钱,许了一个愿。
仁寿殿的“神石”令我喜爱,而长廊上的壁画又令我叹为观止,一千多幅画,没有一幅画相同,没有一幅画要传达的意思雷同,我愈来愈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水平了,长廊那麽长,我都快累虚脱了才走出长廊,欣赏完近一千多幅壁画。
颐和园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细细品味恐怕几年也看不够,不过这次我虽然只看了寥寥无几的景点,但是我对颐和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算不枉此行了。
颐和园日记 篇15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有悠久的历史,数不清的古老的建筑,还有神气的世界。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古老的皇家园林。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共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它有七百二十八米长,共分成二百七十三间,从长廊这头望那头看,一眼望不到头。每一间的横滥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一千多幅画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长廊的一旁载满了花草树木,这一种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真是美不胜收啊!长廊的另一旁是昆明湖,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阵微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颐和园的西面有一条西堤,那条西堤虽然平凡而普通,但是它的'风景却美如画。我们边走边游览着颐和园的风景,不知不觉地来到西堤。西堤两旁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个长凳,有好多游人玩累了都会在长凳上休息;有一个音乐盒,不论春、夏、秋=冬,从音乐盒里发出的都是美妙动听的音乐;还有一个小喷泉,那个小喷泉在炎热的夏天每停一会儿都会循环喷出水来,喷到游人身上、脸上,感觉就是与众不同!
在颐和园,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名字,还有它名字的由来,这些都是乾隆在世的时候,甚至很多皇帝在世的时候的公园啊!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颐和园日记 篇16
来北京游玩,少不了游览名胜古迹,我将要游览的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古色古香。这条长廊有728米长,共有273间画廊。每一间画廊的顶上有能工巧匠创作的精美绝伦的画,上面画着人物、花鸟、树石、山水。你们知道吗?这里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相同,不可思议吧。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向上看,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便是佛香阁。来到佛香阁,你会看到一尊巨大的千手观音,给人一种庄严的气势。这巍峨雄壮的建筑是多少工匠的杰作。
在万寿山山顶,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地方,远远望去是烟波浩渺的昆明湖,昆明湖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湖水清莹碧透,借杭州西湖长堤,镶东海神山仙岛。湖山印辉,景色天成,恍如人间仙境。湖中心有个小岛,通过那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玩,那石桥是颐和园著名景点,十七孔桥。十七孔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80米,长虹卧波,蔚为壮观。来到十七孔桥上,仔细看就会发现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夕阳西沉时,我站在十七孔桥上,金光洒在湖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昆明湖,不禁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们划着小船,在微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远远望去,看见了一个精美的石船,它叫清晏舫,又称石舫,船身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舱房。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喻于清王朝坚如磐石,水不能覆。古人的想象真丰富,竟用石船比喻坚不可摧。
颐和园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人类文明的灿烂瑰宝,这次游览,让我有种自豪感,我们的民族,真的了不起。
颐和园日记 篇17
课文《颐和园》介绍的是颐和园夏天的美景。今年冬天,我借何老师到北京讲课的机会,和他一起游览了颐和园,看看有什么区别。
走进颐和园西门就到了昆明湖,没想到昆明湖上波浪涛涛,好像我的家乡长乐的大海。听何老师说,再过几天就会结冰,一切会归于平静。昆明湖边猛烈的风好像要把我吹起来。所有的游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缩着脖子呢!但是湖面上居然还有几只不怕严寒的鸭子,真佩服它们!
我们来到了长廊,果然是绿漆的柱子,红漆栏杆,一眼望不到头,从长廊远远望去,就看到了一大座阁楼,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佛香阁,走了长廊的一半,我们改道去了佛香阁。先到了排云殿,一排排的宫殿闪闪发光,金碧辉煌,让人恋恋不舍。登上了好几百级台阶才到佛香阁。我站在佛香阁的楼梯上向下望去,昆明湖可是占了颐和园四分之三的地方,我站在这竟然把全园的美景都收在了眼底,昆明湖是寿桃形,听说是皇上有意设计的,意思是让慈禧太后长命百岁。佛香阁里有一尊高大的观音塑像,全铜打造,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走出了佛香阁,下了万寿山,就继续走未走完的长廊。这次虽然没有走十七拱桥,但我很开心,因为我从远处看到它的身影啦!
走出了颐和园,我不禁感叹:真是美丽的景点。
-
我们精彩推荐颐和园日记专题,静候访问专题:颐和园日记
本文来源:http://www.fayanting.com/f/2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