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致辞网 >地图 >发言稿 >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时间:2025-04-15 作者:发言致辞网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范本十二篇)。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1

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守正直,人生才气象峥嵘,风采绚丽。————题记

生活的大海,深邃浩淼,辽阔无边。生命的航船朝向远方的灯塔,颠簸摇荡,拼搏着前行。

高高挺立的风墙,从不畏惧前面的千里狂飙,万仞惊涛;也不躲避身旁的汹涌漩涡。迅猛暗流,总是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气魄,百折不挠的意志,执着地出没于波峰浪谷间。艰危的环境里,欢乐,是它的桨声;正直,是它的帆影。人生远航的画卷被渲染的十分壮观。

其实,正直与正理血脉相连,它是生于正理树上的一朵蓓蕾的热烈绽放;正直与正义骨肉相亲,它是出自正义源头的一股清泉的踊跃奔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代先哲对世人的鞭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代忠臣对生死的抉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代忠臣对生死的抉择。

于是,这样的人就有了一身正气,即使霹雳轰顶而色不改;就有了一腔豪情,即使在狂沙扑面而眼不迷;就有了一颗赤胆,即使万箭穿胸而志不移。动乱岁月,去留肝胆两昆仑,凛凛的雄风在血火中长啸:和平年代。富贵了我如浮云,浩浩的英气使天下同钦。

屈原五道直行,自沉汩罗,一篇《离骚》震撼天地,万古流芳!司马迁刚正不阿,秉笔直书,一部《史记》彪炳史坛,成为绝唱;林则徐宁折不辱,虎门销烟,一炬烈焰照耀神州,惊破敌胆;张新志甘为玉碎,反抗强权,一腔热血倾洒刑场,染红真理。是啊,多少仁人志士挺起正直的脊梁,撑起了华夏一片明净的蓝天。

媚俗的笔墨写不出传世的文章,伪饰的包裹掩不住猥琐的心灵。秦桧夫妇长跪于岳王墓前,洪承畴遗臭青史,汪精卫断魂东洋——不受正直,欺世盗名,变节失贞,为虎作伥,必然遭到历史的唾弃!

坚守正直吧,朋友!说什么红尘滚滚,悲什么物欲横流,叹什么世事沧桑,怨什么人情冷暖,无论月黑风高,浪急滩浅,树正危墙,扬起风帆,在生活的大海上出发,你的前面将是掌声与鲜花。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2

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很重要的就是时刻不忘自己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入党时许下的庄严誓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 “学”和“做”,激发共产党员的初心,努力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而要做到这“四讲四有”,就必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

一、坚守纪律底线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最核心的纪律,就是规范党员干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行、政治行动的政治纪律。它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可谓是党内政治生活带电的“高压线”。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守纪律底线,首先,要对党忠诚,坚持党性原则。党性问题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做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自觉按照党的整体意志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行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规矩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真正使坚守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其次,要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坚守纪律底线的基础。在党的所有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坚持党的领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同时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第三,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做守纪律的表率。要提高对党的纪律的认识,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切实树立标杆、作出表率;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牢记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规矩。要彻底破除“特殊党员”思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带头遵守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带头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约束。

二、培养高尚情操

纪律底线,是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 “硬杠杠”,是不可触碰的 “高压线”;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精神之钙”,是不致迷失方向的“指南针”。纪律底线和高尚情操是辩证统一的,纪律底线是根基,根基牢固方坚不可摧;高尚情操是灯塔,灯光明亮才能航行自如。

我认为要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切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锻炼:

加强政治修养。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操的核心。重点是解决高尚情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提高政治觉悟、政治水平和政治品质。随着深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政协也将逐渐成为各种思潮、价值观念激烈交锋的重要阵地。加强政治修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作为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

加强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操的灵魂。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有情操上的高尚,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生活情调的高雅,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有高尚情操的笃守,所以要把理论修养当成政治责任抓紧抓实。

加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操的根本。政协工作的特点,决定我们靠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广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的重要性。因此,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自觉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境界。

加强知识修养。知识修养是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操的基础。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进行孜孜不倦的学习,“学以成德、学以广才”。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优秀的品质和情操,掌握渊博的知识,练就服务政协事业的过硬本领。

加强心理修养。心理修养是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方面。要善于调适自己的心理,始终保持奋发进取与心平气和相统一的心理状态,养成有激情、有容量、不畏难、不信邪、耐冲击、善入静的过硬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加强作风修养。作风修养是党员干部培养高尚情操的关键。作风是高尚情操和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觉,及时打扫附着在心灵上的精神灰尘,自觉弘扬清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努力做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践者。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3

在汹涌激荡的生活漩涡中,我们被一些现实的问题弄得头破血流,为了适应社会,我们做出了许多不想做出的改变。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原来很正直的人,变得阿谀奉承,遇见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像一场瘟疫席卷开来。我们倡导正直,我们呼唤正直,我们需要正直。正直是一种优良的品质,维护公道;正直是一种莫大的力量,攻击败坏。为什么我们提倡要保持正直,因为我们需要构建公正的社会,需要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一种优越的生活。

没有正直的品格,社会将陷入一场灾难,如同洪水猛兽;没有正直的品格,人们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没有正直的品格,人们的心灵得不到慰藉。

孙悟空拥有正直的品格,触动了我的心灵。

孙悟空因为闯祸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自从被师傅唐三藏解救后,开启了一场西游之旅。孙悟空的骨子里是正直的,任凭遇到妖魔鬼怪,荆棘阻路,他都发扬正直的品格。他的这种正直的品格保障了唐僧的安全,他的这种正直的品格宣扬了人间的正义。当妖怪装作国师坑骗国王,孙悟空看不下去了,想揭穿妖怪的阴谋。当“国师”炫耀才技,表演砍头不死时,孙悟空变出一只狗,把“国师”的头叼走,国师显出了妖怪的原型。没有孙悟空的正直,那个国家将继续被妖怪控制,江河日下,国王也继续被妖怪蛊惑,变得愚昧无知;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厉害无比,对孙悟空是一场挑战,可是孙悟空保持正直,冒着被灼伤的危险,毅然决然地与红孩儿周旋。最终,红孩儿被观音菩萨制服,没有孙悟空的正直,红孩儿将阻止唐僧的西游之路;白骨精三次变为人形,欺骗肉眼凡胎的唐僧。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诠释正直,哪怕被师傅的紧箍咒弄得痛苦无比天昏地暗也要杀死白骨精。最后真相大白,唐僧向孙悟空道歉。没有孙悟空的正直,唐僧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狄仁杰拥有正直的品格,触动了我的心灵。

狄仁杰拥有一双慧眼,看破真相。当狄仁杰看到老百姓们被冤情所困,他毫不犹豫地发挥自己破案的本领,为人申冤,传达凛然正气,这是他正直的一面。有的案情比较复杂,充满危险,但是狄仁杰为了宣扬正直,笃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亲身赴险,在刀光剑影中切中要害,在漫漫迷雾中发现破绽,他斌公执法,信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登高望远,笑傲江湖。他造福民众,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狄仁杰的正直,也就没有他的传奇一生。

李小龙拥有正直的品格,触动了我的心灵。

李小龙出生在香港,那时香港还没回归。在贵族学校里,当他看到华人学生被排挤,看到中国人被骂为“东亚病夫”,他发挥正直的一面,据理力争。到了美国,看到黑人因为一些琐事被黑人欺负,他发挥正直的一面,运用自己的功夫,解救了黑人。没有李小龙的正直,李小龙也会沦为平庸,被我们忽视。

正直需要人们牢记,正直需要得到重视,正直需要得到发扬。

正直,触动了我的心灵。愿大家都拥有正直的品格,追寻美好的明天。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4

古代就有了正直这个名词,正直作为人才发展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寄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就想和同学们,谈论一下正直的魅力。

正直的人,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经常关心国际新闻,军事大事,内心,充实着饱满的爱国情怀。天职,可以加一个人,对国家的爱,对社会的赞叹,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是人价值追求的体现,更使人对生命宽度的加深。正直的人,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在每一个角落,都会受到别人的赞许和尊重。

正直的人能够用正确的眼光来善待分辨朋友。古代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也叫季布,为人非常的好,经常帮助别人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困难,有一个人非常崇拜他,希望在他的家周围买一套房子。结果最后花了一千一百元!人们都非常不解地问,怎么一套普通的房子,就能花如此贵重的价格呢?而这个人却微笑着回答说:“这其实已经非常便宜了,我只用了一百两买房子,而剩下的一千两银子买季布这个邻居!”人们听了恍然大悟。

正直的人在生活中能做到爱憎分明。他们对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慷慨就义,从不吝啬,那几百两银子,而他们对假装需要帮助,却真正没有任何社会价值的人,却非常的痛恨,一分钱都不给他。他们爱憎分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困难的人。他们相信正直的力量总是在生活中美好品质的基础和前提。这样才能使得正义在生活中得以延续,得以发扬。

但是有些时候正义的人却总是遭到人们的误解。有时候人们说他们是脑瓜子不灵活,但是很愚钝,但是我却不一样认为。如果社会中人人都学得油嘴滑舌,圆滑世故,那么社会也便没有了道德与法制,也便没有了真正的善和恶。只有有些射阳愚钝的人这样不懂得世故的人出来,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更加美好和谐,才能使社会制度更加完善,具体,才能使社会更加井井有条地运行!

正直,在我心中!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5

自古以来,无数人做到了俯仰无愧天地,这份信念源自于他们对正直的坚守。

深秋,广褒的北海,朔风萧瑟,哀草连天,人迹罕至,荒凉凄清。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与瘦弱的羊群相伴,日日夜夜出现在这里。他挥动羊鞭,耳畔仿佛萦绕着家园的歌声;手握一支旌节,眼前依稀浮现出家乡的亲人。他坚守了十九年,那羊鞭已改换数度,那节施也脱落殆尽,然而那颗赤子之心却未曾退色。他,曾为汉使的谋反事败仰天长叹,也曾被幽囚于地窖中啃啮冰雪。他以铮铮铁骨奏响一曲千古绝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令流云为之凝滞,壮士为之泪下。

熹微的晨光中,秋风猎猎,江水滔滔,小舟摇摇。他立在船头,着一身白色长袍,饱览一江美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轻轻地吟唱:“此一去,勿以心为形役!”她脸上溢满喜悦。往事不堪回首,他早已厌倦了醉生闷死,厌倦了尔虞我诈,厌倦了官场的黑暗腐朽,便愤然辞官,遁世归隐,绝不于世同浊,同流合污。他回到了他的“桃花源”,从此,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放逸神思,享受宁静;“晨星丽煌秽,带月荷锄归”,挥洒汗水,收获芬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抛却名利,安于恬淡。

一件古朴的房间,一盏昏黄的灯摇曳着;一张陈旧的古床,一个垂尾的生命挣扎着。他是在追忆楼船夜雪,铁马秋风,还是在遗憾泪尽胡尘,南望王师?是在发泄无意争春,一人遭妒,还是在叹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拼尽全力,说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媚俗的笔墨写不出传世的文章,伪饰的包装掩不住猥琐的心灵。秦桧夫妇长跪于岳王墓前,洪泉畴遗臭万年,汪精卫魂断东洋——不守正直,必然遭到千世万世的唾弃。

我只愿人人都能坚守那份正直之心,仰天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6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把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核心价值观作为‘高线’,又要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9月9日,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执政党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小错提醒、动辄则咎,坚持“高线”、绝不允许突破“底线”。

守住底线,一靠自律,更靠监督,要靠持续的“高压”严打和严密的制度制约。这两条,一条是解决“不敢腐”的问题,一条是解决“不能腐”的问题,都是“底线思维”。

人民公仆是最崇高的“职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最崇高的“价值”,是多少金钱都不能比拟的;我们更要看透彻,当官与发财不能两全,当官就要甘于清白、清廉甚至清苦,就要当“不粘锅”,只有两袖清风才有一身正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一个“清官”是最高的社会评价,也往往是“老板”们最尊敬的道德修为,你拿了他的钱,他才是真正地看不起你。

践行高线,守住底线,党员干部首先需要严守党纪党规,廉洁职守、尽职尽责,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勇于自我磨砺、勤于耕耘心智,从自身做起,不断锤炼党性,做到知行合一,不为各种诱惑所俘虏,不为各种困难阻力所屈服。其次需要严格的制度规则引导,把理想信念宗旨融于制度设计、纪律约束的方方面面,形成实实在在的具体支撑,清醒的认识到“国法高于党纪、党纪严于国法”,遵守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切实履行真实、真切的人生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决不违法违纪。再次需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障纪律规矩的权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主责,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使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真正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

共产党人不但要守一般人共同的“底线”,更要有共产党人必须达到的“高线”。事实上,只有追求“高线”才能真正守住“底线”——“底线”和“高线”看似两条线,说到底是一条“红线”,这就是共产党人从政的道德准则与执政的合法根源。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7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准则》、《条例》的修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知行合一,坚守道德高线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坚守道德高线,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道德高线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

惩防并举,严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敬畏是前提,认真遵守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关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修订版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从原来的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11章、133条、17000余字。《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把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照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一步、不出底线分毫。

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纪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然警示无力。强化执纪问责是严守纪律底线的保证。《条例》中明确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对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的以来,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要求,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找准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杜绝双面人现象,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形成强大威慑力,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例,重点查处党的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四种形态,关口前移。

强化监督,注重预防。xx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形成热炉效应。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仅体现在对违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关规定,注重预防,形成一种警示,逐渐形成不敢违纪、不想违纪的氛围,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8

前几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书上讲得是:高太尉的儿子是一个很好色的人。一天,林冲带着自己的妻子去庙里烧香拜佛,高太尉的儿子正好也去庙里,他一看到林冲的妻子,便直流口水,想得到她。拜完佛,林冲和他妻子走了,结果高太尉的儿子便大病了一场,高太尉见自己的儿子变成了如此一般,便决定让林冲也吃点苦头。按自己的计划把林冲定了一个擅自闯进议军事府罪。让林冲仗脊五十,刺了金印,发配到沧州,还让两个看管的人在半路上把他杀了。结果,林冲知道了两人要杀他,便把那两个人给杀了。无可奈何,只好投奔上了梁山大营。除了林冲以外,还有好多好多的好汉为了伸张正义,而被那些贪心的官府治罪。就拿武松来说吧,为了讨回施恩一个公道,去收拾那个只会欺负小人的蒋门神,叫他以后不要再来这个地方欺负人了。谁知道那蒋门神(外号)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叫张团练、张都督冤枉武松,让他发配到恩州,脊仗二十。又让人在中途杀了武松。不料武松有所觉察,把他们给杀了。又回到孟州,杀了张团练、张都督和蒋门神。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去投奔梁山了。读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和我有同一个感想呢?你们是不是也觉得那些官人为了钱财就用自己的官位给人定罪,这种人实在是太坏了,幸亏我们现在像这种人很少,要不然,我们还不知道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不过不要紧,我相信梁山泊一定会战胜官府的。

最后,许许多多的好汉全被不分是非黑白的官员乱定了罪,全都投奔上了梁山。其中,宋江知道梁山一伙人替天行道,分清是非黑白,于是他使用自己的官位保护梁山。可是还是被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府定了罪。就凭宋江的机智聪明,就知道他是一位好官员。既然他保护梁山好汉,就说明梁山好汉比这些官府强。再加上宋江为人正直、公私分明,这样的人也会被定罪,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那些官府是多么的黑暗。再加上官府收老百姓的钱财,又可以看出那些官府是多么的坏,无可救药。梁山好汉一行人,他们觉得官府太黑太坏了,便有打官府的念头。一开始,他们先从一些小官府下手。接着,他们又从那些大官府下手,有时好汉会被捉去斩首,但他们总是会救出伙伴。有时,官府捉好汉,老百姓他们都会起义。他们历尽千难万险,梁山有了一百零八员好汉,他们每个都带领军队,纷纷去战官府。

最后梁山好汉一起攻击官府,经过多年的征战,梁山好汉终于战胜了那些无恶不赦的官府了。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觉那些官府是多么的坏。明明没有罪的人,他们收了人家的钱,就故意设出一个计划,然后捉起来,让他们屈打成招。我觉得用这种手段的人不但卑鄙,而且十分下流,官府竟然为了钱连好人都治罪,那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身边也会出现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坏事的人。但他们同时也受到了法律的严罚。就像宋江他们战胜了官府的人一样,邪不压正吗。我觉得宋江为人正直,待人十分友好,他才是我们应该尊重的英雄。不像官府,是人人都瞧不起的坏官。

众好汉也是一样,不但不和那些臭官府同流合污,而且还坚决打击官府。这样就能证明好人的眼睛是不会蒙蔽的,各自施展自己的本领,攻打官府。想想我们自己,每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一个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同学们,我们不可以嘲笑别人的缺点,也不可以忽略别人的优点,因为,我们不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不要以为自己完美,其实你也不完美,正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我们不要去嘲笑别人的缺点。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9

生活的大海,深邃浩淼,辽阔无际。生命的航船朝向远方的灯塔,颠簸摇荡,拼搏着前行。

高高挺立的风樯,从不畏惧前面的千里狂飙,万仞惊涛;也不躲避身旁的汹涌漩涡,迅猛暗流,总是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气魄,百折不挠的意志,执着地出没于波峰浪谷间。艰危的环境里,欢乐,是它的桨声;正直,是它的帆影。人生远航的画卷被渲染得十分壮观。

其实,正直与真理血脉相连,它是生于真理树上的一朵蓓蕾的热烈绽放;正直与正义骨肉相亲,它是出自正义源头的一股清泉的踊跃奔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代先哲对世人的鞭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代良吏对自己的箴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代忠臣对生死的抉择。

于是,这样的人就有了一身正气,即使霹雳轰顶而色不改;就有了一腔豪情,即使狂沙扑面而眼不迷;就有了一颗赤胆,即使万箭穿胸而志不移。动乱岁月,去留肝胆两昆仑,凛凛的雄风在血火中长啸;和平年代,富贵于我如浮云,浩浩的英气使天下同钦。

屈原正道直行,自沉汨罗,一篇《离骚》震撼天地,万古留芳;司马迁刚正不阿,秉笔直书,一部《史记》彪炳史坛,成为绝唱;林则徐宁折不辱,虎门销烟,一炬烈焰照耀神州,惊破敌胆;张志新甘为玉碎,反抗强权,一腔热血倾洒刑场,染红真理。是啊,多少仁人志士挺起正直的脊梁,撑起了华夏一片明净的蓝天。

媚俗的笔墨写不出传世的文章,伪饰的包装掩不住猥琐的心灵。秦桧夫妇长跪于岳王墓前,洪承畴遗臭青史,汪精卫断魂东洋,——不守正直,欺世盗名,变节失贞,为虎作伥,必然遭到历史的唾弃!

坚守正直吧,朋友!说什么红尘滚滚,悲什么物欲横流,叹什么世事沧桑,怨什么人情冷暖,无论月黑风高,浪急滩浅,树正危樯,扬起云帆,在生活的大海上出发,你的前面将是掌声与鲜花!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10

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为每一名党员和领导干部树起了道德标杆,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全面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统一。作为主要负责同志,就是要拉高标杆,守牢底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努力把准则和条例刻印在全体党员的心上,全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要增强政治定力,永葆先进本色。始终牢记“心中四有”和“做四种人”要求,认真践行《准则》“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提升修养,严格自律,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一要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忠诚于党,始终牢记政治责任,不断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二要增强法纪修养。要把学习贯彻这两部党内法规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把两部党内法规纳入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最关键的少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三要提高道德修养。德之不修,行之不远。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南阳官德文化,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挺起纪律规矩,持续正风肃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狠抓执纪监督。一要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结合贯彻执行两部党内法规,进一步查找廉政风险点,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构筑廉政风险防控网,让制度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带电的“高压线”。二要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八项规定,驰而不息地把反“四风”进行到底。三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厉惩处的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既查处大案要案,也绝不放过违纪小案,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发力,严肃查处对基层和群众索拿卡要、与民争利等小官大贪问题。

要坚持守土尽责,夯实两个责任。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一要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全力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做到真抓真管、常抓严管。要不当局外人,牢记宗旨,把履行主体责任同推动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责任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不当老好人,牢记群众的期望和重托,碰到矛盾问题敢于直面,履行主体责任敢于担当,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推动一方风气的好转。不当隐身人,牢记“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敢摘刺、敢动真、敢碰硬,以身作则抓好压力的传导、责任的传输、警示的传递,督促和约束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不当两面人,言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保持坦荡的胸襟,坚决兑现作出的承诺,以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和风范,一以贯之地履行主体责任。二要支持纪检部门履行好监督责任。支持纪检部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突出抓早、抓小、抓严,发现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决不能放任自流,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用好“一改双优”、“四督四查”等工作抓手,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典型问题公开曝光,对问题严重的地方和部门,在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还要追究主要领导失职失察之责,真正做到问责一例,教育一片,维护纪律的权威。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11

尊严是什么?尊严,是当年西楚霸王自刎乌江,捍卫尊严的精神。尊严,是当年屈子面对楚国衰败而投身于江中的壮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对楚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朝廷之中一片的腐败让他毅然去了,走向死亡。可是在民生凋敝之下,国家一天天的衰落。屈子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高洁的品质,而毅然投身于汨罗江中。我楚国万千百姓啊,将何去何从?屈子对民生的关切,纵使山崩地摧,个人的尊严也犹如落莲花般的芳香。

再者,西楚霸王项羽同是和屈子一起生长于这片土地之上,只是大家没有相遇同期而已。楚人的倔强与自尊羽当之无愧!面对泗水亭长刘邦,他不像越王卧薪尝胆,而要展现男儿的热血与气概。力拨山兮气盖世,这是一种刚烈的气魄。很好的表现出项羽力能扛鼎勇武传魂。除了勇,他生命中的尊严是不可缺失的。

因此,尊严是一种精神品质,一个人有自尊,便会驶向自己正道的轨迹,沿着轨迹,而一直走下去。生活中,我们常常因完成不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丢了脸面,直到失去了一点小自尊。然而,维护尊严和丢失小自尊有关系吗?其实,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之中的丢失尊严,可以说就是有关于自己的自尊,因而对于尊严的守护,就只能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家常便饭。

现实生活充满着诱惑,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名利而迷失自己,陷入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有些人为了图一时之快而不遵纪守法,而使自己有失自尊。甚至有一些网络上的诈骗分子以及电话诈骗者,不以欺骗他人为耻,反而更加为所欲为。他们为受害者设下一个又一个陷阱,精心设局令受害者落入骗局。可是他们的手段甚是高明,警察民众对他们可以说是毫无办法。他们拿着别人的血汗钱,不知道有没有不安,他们失去了人的尊严,失去了人的道德,甚至可以说是无颜小人也。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小濯清涟而不妖。在这一个纷杂的社会之中,不正之风常常环绕于身边。而对于人尊严丢失的事情也历历在目。可是面对这种氛围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而要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品性,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光明正道。

关于正直的发言稿 篇12

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是领导干部修身律己、用权做事的核心素养,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聚焦点。其中,“个人干净”是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在长期执政的环境中,领导干部缺少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与锤炼,增加了安逸温润条件下各种“病原体”感染的危险,稍不注意,很容易染上“病菌”,甚至发生“癌变”。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注意“体检消毒”,不断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把“个人干净”作为修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和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

一、思想支配行为。领导干部保持个人干净,必须增强思想免疫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推进“补钙铸魂”常态化,在“求真”上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境界,是领导干部最好的“防腐剂”。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明白,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落实。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却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不会补”,不知“补什么”和“怎样补”;有的表面上重视,实际上不以为然。“补钙铸魂”,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打牢“个人干净”的思想理论根基。

推进“固本培元”常态化,在“求实”上下功夫。“固本”,就是不忘本,始终清醒自己来自人民;“培元”,就是培党性之元,严守党性宗旨这个“生命之根”。要在锤炼党性上“求实”,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炼党性、磨炼心性,始终保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要在走好群众路线上“求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心思用在为民谋福祉上,把感情倾注在人民群众身上,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

推进道德建设常态化,在“养德”上下功夫。道德具有重要的自我约束作用,是保持“个人干净”的“净化剂”。领导干部要善养社会公德,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要善养职业道德,切实履行好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要善养家庭美德,提倡勤俭、朴实、和睦的家风,反对奢靡、浮华、铺张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清静淡雅的生活习惯和良好风尚。

二、始终怀有对岗位责任、党纪国法、手中权力的敬畏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前提,也是保持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

始终保持对岗位责任的敬畏。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始终怀有崇敬感、神圣感、责任感。应当珍惜每一个岗位的机会,夙兴夜寐、尽心竭力,多为党和人民做事情,尽最大努力不留遗憾、不留“污点”。特别是不能把工作岗位和分管部门当成私人领地,把手中的权力变成寻租的“工具”。

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要保证个人干净,就要守住党纪这条“红线”,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要念好组织管理监督这个“紧箍咒”,时时提醒自己;就要守住法律这条“底线”,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始终保持对手中权力的敬畏。权力观扭曲是领导干部发生“癌变”的最大“病原体”。要敬重权力,认清权力的性质,坚持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正确权力观,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滥用。要畏惧权力,明白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对了利党利国利民利己,用不好就会误党误国误民误己。要严格依法依规用权,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领导干部感染“病菌”的几率增大。保持个人干净,必须保证“工作圈”、“朋友圈”、“家族圈”的生态良好。

净化“工作圈”,构建同志间纯洁的工作友谊关系。领导干部的工作圈,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受不良政治生态的影响,有的人把工作关系变成了“山头关系”、“依附关系”、“利益均沾关系”,甚至变成“主仆关系”。有的人为了攀上“山头”、搭上“电梯”,大肆行贿受贿,令人触目惊心。要把构建纯洁的同志关系,作为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倡同志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形成纯洁的工作友谊关系。

净化“朋友圈”,构建真诚和谐健康的社会友谊关系。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但是,千万不能“傍大款”、“傍老板”,企图从这些人身上谋取好处。作为领导干部,决不能在别人围猎中掉进“圈套”,在各种诱惑面前,要保持淡定,不为所动。

净化“家族圈”,构建俭朴和睦向善的家族亲情关系。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好的家风,净化家庭“生态环境”,时常提醒,严加管束,切实管好自己的亲属,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四、养成在监督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心中高悬党纪国法的明镜,手中紧握党纪国法的戒尺,是保持个人干净的法纪屏障。

养成接受组织监督的习惯。严守组织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报告的要报告。要使自己置身于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经常打扫思想政治上的“灰尘”,在组织管理下保持“干净”。

养成接受群众监督的习惯。领导干部不要怕群众监督,怕群众监督本身就可能存在“不干净”的问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措施”。作决策要请群众参与,决策执行要请群众监督,工作结果要接受群众评估,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养成接受舆论监督的习惯。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益透明化。这为领导干部做到个人干净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这种新环境,善于在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下行事,增强“透明度”,提升“洁净度”。

个人干净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操守、一种纪律。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和引领这个新常态,自觉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中经受洗礼,坚守个人干净这一立身之本,追求为官从政做人的最高境界。

本文来源:http://www.fayanting.com/f/18000.html